水泥行業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2021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會議要求,要統籌有序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盡快出臺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堅持全國一盤棋,糾正運動式“減碳”,先立后破,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 因此,無論是地方還是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制定全局的、長遠的行動方案尤為關鍵。 一、碳達峰碳中和背景 自去年9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講話至今,關于碳達峰碳中和的表述、謀劃全局的長遠的行動部署、制定行動方案和路線圖越來越清晰。 2020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降低碳排放強度,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到碳排放峰值,制定二〇三〇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 2020年12月16-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作為2021年的重點任務,并提出“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2021年4月2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領導人氣候峰會并發表題為《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重要講話,“中國將生態文明理念和生態文明建設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中國將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正在制定碳達峰行動計劃,廣泛深入開展碳達峰行動,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和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率先達峰”。 2021年4月3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十四五’時期,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要把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作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總抓手,加快推動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用地結構調整。”“要抓住產業結構調整這個關鍵,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推動能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持續降低碳排放強度。要支持綠色低碳技術創新成果轉化,支持綠色技術創新?!薄案骷夵h委和政府要拿出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勁頭,明確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建立在資源高效利用和綠色低碳發展的基礎之上。不符合要求的高耗能、高排放項目要堅決拿下來”。 對于碳達峰的表述已經由“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到碳排放峰值”強化為“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和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率先達峰”,我國已將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給出的具體措施就是要求各地盡快優化產業結構,調整能源結構,促進煤炭消費盡早達峰,完善能源強度和總量雙控制度;大力發展新能源;加快建立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對于水泥工業來說,應當以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總抓手,可以從產業結構調整、能源結構調整、交通運輸結構調整、用地結構調整這四大結構調整來科學推動碳達峰與碳減排工作。 二、水泥行業的四大結構調整 水泥行業是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結構調整和鞏固去產能不僅是“十三五”時期的主要工作,也是“十四五”時期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手段。 (一)產業結構調整 目前水泥是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其結構性減排效果最明顯,今后將繼續加大淘汰落后和壓減過剩力度、優化市場布局、提高產業集中度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手段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的減排工作。 1.產能布局不斷優化 “十三五”期間,大型水泥企業集團通過聯合重組、整合產權或經營權等手段提升產業集中度,中國前50家大企業集團的水泥熟料設計產能占全國總產能76%,其中,前10家大企業集團的水泥熟料產能占全國總產能的57%,前5家大企業集團的水泥熟料產能占全國總產能46%,基本達到《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建材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6〕34號)“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產量排名前10家企業的生產集中度達60%左右”目標。近五年水泥行業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國企改革的雙重推動下,行業逐步加快兼并重組,全國范圍內大企業與大企業的強強聯合重組完成后,提高區域產業集中度開始布局。例如:2019年底河南同力水泥的實際控制人轉變為中建材旗下的中聯水泥,河南前3企業的產業集中度從54%提升至60%。 預測:以地域為主的兼并重組以及大集團內部同業整合可能會掀起新高潮,也同時滿足當地對碳達峰的要求。 2019—2020年水泥行業共公告產能置換項目59個,壓減產能約1828萬噸,2020年公告的新型干法建設項目平均單線規模約4900噸/日。水泥熟料產能利用率由2015年的66.9%提高至2020年的77.5%,限于市場需求低于產能發揮率,這遠低于國家強制性標準 GB 50295-2016《水泥工廠設計規范》規定的水泥回轉窯運轉率至少85%。 目前除特種水泥熟料生產線和少許JT窯外,新型干法水泥產量比重已接近100%。按照生產許可證統計,除去JT窯和特種水泥熟料生產線,實際產能在2500噸/日及以下的產能約占總產能的28%,2500噸/日至8000噸/日(含)約占70%,8000噸/日以上產能約占2%,生產通用水泥的新型干法窯單線平均規模提升至3605噸/日。 預測:今后新建項目至少在日產4000噸以上。重點區域將合并日產2000-2500噸及以下生產線,建設大規模項目。規模化大型化將進一步降低碳排放強度。水泥行業將堅持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嚴禁新增產能,嚴肅產能置換。產能減量置換、常態化錯峰生產等有效壓減過剩產能手段將持續升級。 2.產業鏈延伸和一帶一路 除了優化水泥熟料產能布局外,水泥大企業集團逐漸向上下游延伸拓展產業鏈,加大對礦山、骨料砂石、混凝土、預制件加工、裝配式建筑、水泥外加劑等投資力度,還繼續在國外以投資建廠等形式進行國際產能合作。 2020中國砂石行業產能20強中水泥企業有7家,5強中水泥企業有4家?!笆濉逼陂g,中國企業在海外投資合計投產23條水泥熟料生產線,合計熟料產能2,688萬噸,水泥產能3,965萬噸。 預測:今后將加大對水泥產業鏈延伸和布局的投資,合理傳導碳減排壓力。加大對外投資,利用國際產能合作、“一帶一路”、境外投資等轉移排放。 3.水泥產品的結構性調整 除了通用水泥外,目前,抗硫酸鹽硅酸鹽水泥、核電工程用硅酸鹽水泥、油井水泥、中熱硅酸鹽水泥、低熱硅酸鹽水泥、道路硅酸鹽水泥、海工硅酸鹽水泥等15類特種水泥也得到應用和推廣。其中,“硫(鐵)鋁酸鹽水泥、鋁酸鹽水泥、白色硅酸鹽水泥等特種水泥工藝技術及產品的研發與應用”寫入《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 預測:目前15類特種水泥只有國家推薦性標準或行業標準,市場規模較小,今后可能針對軍工領域和市場規模相對較大、出口份額較多的特種水泥出臺國家強制性標準。 熟料與水泥產品系數比將略有所上升。2009年到2020年間熟料與水泥系數比先降后升,2009—2013年熟料與水泥系數比由0.66下降至0.56,這主要是因為2013年以前我國以生產32.5強度等級復合硅酸鹽水泥為主,接近總產量的50%。2013—2020年熟料與水泥系數比由0.56上升至0.66,主要是因為2014年發布了GB175—2007《通用硅酸鹽水泥》國家標準第2號修改單,修改單取消32.5強度等級復合硅酸鹽水泥,于2015年12月1日起正式實施。2018年又發布GB 175—2007《通用硅酸鹽水泥》國家標準第3號修改單,取消32.5(R)復合硅酸鹽水泥,于2019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 預測:今后熟料與水泥系數比將穩步上升至0.70,熟料產量增幅要略大于水泥產量增幅。這一是為了滿足GB 175 《通用硅酸鹽水泥》標準要求增加水泥中熟料的用量,更好地發揮高標號水泥的結構承重功能,二是市場已經習慣并認可日益增長的熟料與水泥系數比。 (二)適應能源結構調整 “十三五”以來,水泥行業加大科技創新力度,通過推廣應用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實施節能技術改造以提高節能減排水平,促進提質增效,與2015年相比,2020年規模以上企業噸水泥熟料綜合能耗下降3.6%。根據工信部2020年重點用能行業能效“領跑者”統計,水泥企業可比熟料綜合能耗最低為91.75 kgce/t,根據現有工藝條件和理論熱耗測算,可比熟料綜合能耗在95kgce/t以下的已經達到國際較為先進水平,“十四五”期間噸水泥熟料綜合能耗很難再有3%的下降空間。2021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將“生態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3%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列入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因此僅僅依靠技術改造進行節能降碳的潛力有限。 1.應用新能源比例提高 中國科學院學部設立的重大咨詢項目“中國碳中和框架路線圖研究”指出,要實現碳中和就需要在發電端用更多的非碳能源來發電、在消費端用電和氫能等來替代,構建一個兩端共同發力的系統。 我國將嚴控煤電項目,“十四五”時期嚴控煤炭消費增長、“十五五”時期逐步減少。對于水泥行業,節煤節電、煤炭清潔利用依然重要。要進一步適應煤電減量的能源結構調整,大幅度提高綠色能源、可替代能源的使用比例,推動能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太陽能、風電、生物能、高效儲能技術等零碳綠色能源應用技術有較大空間。 2021年6月,《國家能源局綜合司關于報送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方案的通知》指出“我國建筑屋頂資源豐富、分布廣泛,開發建設屋頂分布式光伏潛力巨大。開展整縣(市、區)推進屋頂分布式光伏建設,有利于整合資源實現集約開發,有利于削減電力尖峰負荷,有利于節約優化配電網投資,有利于引導居民綠色能源消費,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與鄉村振興兩大國家重大戰略的重要措施”。我國大規模水泥熟料線一般都配備自有礦山,水泥廠區面積較大,同時光伏建設技術日趨成熟,這是實現開發建設屋頂分布式光伏的有利條件。 預測:對于水泥行業,光伏發電將成為繼大規模成熟運用余熱發電技術之后的新增長極,也將成為應用新能源的較優選擇。 2.煤炭減量替代工作與資源綜合利用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要求到2020年,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及珠三角區域煤炭消費總量比2015年均下降10%左右,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及汾渭平原煤炭消費總量均下降5%左右。就目前來看,有些地區沒能按時完成這一煤炭消費減量替代任務。前期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生態環境部、國家統計局、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公告,安徽、山東兩省及晉中、運城、呂梁等2019年煤炭消費量不降反增,給予通報批評。 預測:今后嚴格煤炭消費減量替代,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推動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任務更加緊迫。 目前水泥能耗進一步降低的潛力有限,需要進一步鼓勵能夠有效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加大替代原燃料比例的手段。水泥行業發揮協同處置優勢,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建材行業工業固體廢棄物年綜合利用量超過15億噸,160余條水泥熟料生產線配套建設了協同處置生活垃圾、污泥、危險廢棄物等裝備,水泥熟料生產線余熱發電達到可裝生產線的95%。 預測:今后水泥窯協同處置覆蓋率將大幅度提升,這種提升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替代原燃料成熟技術將成為水泥行業新的增長點。 (三)交通運輸結構調整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提出“重點區域提前實施機動車國六排放標準,嚴格實施船舶和非道路移動機械大氣排放標準”?!蛾P于加強高耗能、高排放建設項目生態環境源頭防控的指導意見》指出“大宗物料優先采用鐵路、管道或水路運輸,短途接駁優先使用新能源車輛運輸”。 預測:國家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的水泥廠內運輸車要逐步達到國六排放或新能源,其他地區推廣。 (四)用地結構調整 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領導小組印發《全省落實“三個堅決”行動方案(2021—2022年)》(魯動能〔2021〕3號)提出,水泥行業效益標準為單位用地稅收 0.075 萬元/畝、單位能耗稅收0.042 萬元/噸標煤、人均主營業務收入118.1 萬元/人(省定標準)。 2021年5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發布關于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意見》指出“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嚴格規范執行耕地占補平衡制度,對違法占用耕地“零容忍”,堅決有效遏制增量,依法有序整治存量,強化耕地數量保護和質量提升”。 山東省是國務院批復的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浙江是中共中央支持的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分別提出了單位用地稅收和堅持畝均論英雄的措施。 預測:單位用地稅收和堅持畝均論英雄的措施經過實踐和總結后將會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土地這一生產要素對于水泥工業來說約束性極強,今后用地結構調整這一措施將不斷加快水泥行業產能布局優化、產業集中度提升、規?;笮突犬a業結構調整的步伐,推動水泥工業的高質量發展。 水泥行業在嚴禁新增產能背景下,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調整,適應能源結構調整,推進交通運輸結構調整,重視用地結構調整,是實現碳排放強度和總量雙重下降的重要工作。(來源:數字水泥網) |